浅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论文 浅谈学校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1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 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当下,我国的学校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实现“四化”,即办学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行为市场化、学校后勤社会化。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仅可以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学校竞争能力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一、学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特殊性:
学校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不同,其资金流转不是为了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它没有社会生产职能,主要从事各种非盈利性的业务活动。学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预算管理的主导性
预算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龙头,学校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其预算展开的。学校将各项事业活动所发生的包括财政拨款在内的财务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各项支出均有预算安排和制度依据,并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
(二)较强的政策性
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因此学校资金的筹集、运用和管理都存在着很强的政策性。既要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又要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依法理财,合理、节约、有效的使用每一项资金。
(三)成本开支的非补偿性
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其产品是人才和各类服务,非物质形式,不能通过市场出售。其支出主要是消耗性的,除经营性支出外,其他各项支出都变成各项费用,或是各种资产沉淀,不再流动,不可能通过自我资金循环和周转获得直接补偿,职能依靠国家以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来维持和发展,是一种纯支出型财务。
(四)收入与支出的不配比性
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和开展教学活动获取,除了经营收入和少部分特定的资金外,没有指定的用途,收入与发生的支出并无任何直接的联系。
二、学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学校收入风险
虽然目前学校的收入来源渠道已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学费收入始终是学校的最主要收入。然而我国的学校学费已经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人均学费上涨幅度有限。因而学校的学费收入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招生人数,如果生源不足或者完不成招生计划,将会导致收入减少,使学校面临风险。
(二)学校债务风险
学校债务风险是指学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后产生的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和人才稳定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过度举债是指借款金额超过还款能力的举债行为。不良举债是指以借款维持日常运转的举债行为。
目前学校的债务主要来自于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相互攀比,盲目跟从,投资规模不受学校有效支付能力约束,投资成本不受预算边界约束,任意扩大贷款规模。大规模扩招办学及基本建设投资已使学校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资金缺口在“等、靠、要”政府拨款无着落及合理收费很难弥补时,学校开始向银行申请巨额 贷款。盲目或过度负债,或者贷款用途不当,产生不了应有的效益,最终会使学校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形成财务风险。
三、学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加大收入来源
1.加大财政拨款
近年来虽然全国学校经费总额和预算内政府拨款绝对数都在逐年增长,但预算内政府拨款占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总额的比例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提高政府拨款占教育经费收入的比例。
2.给予学校优惠政策
给予省属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税收优惠,在土地购置方面的优惠,特别是将学校新园区学校临街土地进行拍卖组建商业带,所得土地出让收益作为财政对学校新校园建设的投入。
3.改变学校筹资方式
学校要改变传统的筹资方式,克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思想,积极寻找新的筹资渠道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我国企业和学校也可以通过产、 学、研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在同一领域进行大联合,形成产、学、研合作中心,优势互补。在合作过程中使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各自获得收益。学校可以用该收益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同时学校利用研发中心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人才质量,加快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使学校科研、产业成为经费来源的新渠道,利用学校办学资源,增加学校办学效益。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1.强化预算约束管理
从制度上保证预算从编制、执行、调整的科学规范。细化学校预算编制、制定预算定额标准。从编制综合预算逐步延伸到经常性预算、采购预算、滚动项目预算。在对过去的支出效益与支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支出需求做出预测,重新确定预算资金分配计划,使预算过程更加简捷和高效。 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控制各种随意性开支,遏制预算不断膨胀的恶性趋势。
2.设置相关量化指标
设置相关量化指 标分析和评价学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及时揭示隐性问题,对潜在的财务状况风险及连带责任风险进行预警预报。如自有资金占年末存款的比重低于50%,应采取措施改变资金结构。校办产业和基建投资的负债率若大于100%,就意味着资不抵债,就可能影响学校的财务状况。
(三)建立学校的贷款监督机制
监督内容包括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学校对于贷款项目的论证必须实行“三公开”,即立项公开、论证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银行、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社会、银行和广大教职工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目前,学校在改革的浪潮中,也接受着市场经济的洗礼,而学校维持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资金,为此学校应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加强学校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最大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其步入良性循环,减少风险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