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征》诗的教学体会] 浅谈歌剧长征选段
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长征》诗则是歌颂完成二万五千里征程的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丽史诗。 长征途中,红军历尽千难万险,越过万水千山。当红军来到陕北时,长征已胜利在望。作为长征的率领者,毛泽东同志此时此刻回顾经军走过的艰难曲折的路程,怎能不心潮澎湃?便欣然运笔用律诗的形式,写下了这首永恒的诗篇。
长征的年代,长征历史的苦难,对于当代的小学生是遥远而陌生的。教好这首诗,首先需要很好地把握教材。
诗歌开头,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句,点明全诗的主题。一个“难”字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远征虽“难”,红军却“不怕”只等闲,热情地赞颂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
三、四句写山。五岭重峦叠嶂,“逶迤”一词,写出山势蜿蜒曲折,绵延千里;乌蒙危峰陡峭,“磅礴”一词,写出山峦高耸入云的气势。而如此崇山峻岭,诗人却以跳动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作比,从而烘托出红军战士气吞山河的豪迈气魄。
五、六句写水。诗人以极其简练的语言,刻画了红军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水拍云崖”描写了自然环境的险恶,而一个“暖”字,流露出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心情;“桥横铁索”则形象地写出了红军飞越天险大渡河的种种障碍,一个“寒”字,不仅写出了铁索之寒,更把红军攻占泸定桥时的紧张激烈的恶战险情凝聚其中,并与上句的“暖”字形成鲜明的对照。
七、八句是全诗的结尾,抒发了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历程和胜利在望的喜悦之情。从“更喜”“千里雪”“尽开颜”写全军皆喜,使红军战士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与诗歌起始句中的“不怕”“只等闲”呼应。
诗句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内心按捺不住的愉悦与激奋。教学本课的要求是:
1.让学生体会红军战士长征途中越过艰难险阻的动人情景,引导学生感受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战胜敌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中“等闲”“逶迤”“磅礴”“尽开颜”等主要词语的含义,体会诗中运用夸张手法的作用。能讲述全诗大意。
3.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过程如下:
一、《长征》是一首史诗,适当地介绍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开始可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出诗中涉及到的山名、水名(五岭、乌蒙、岷山、金沙江、大渡河),然后简要介绍时代背景。
1.红军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山水之多,诗中用了一个什么词?“万水千山”又可以怎么说?
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阻碍,天上每日有几十架敌机轰炸;地上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
说明进行长征怎么样,用一个词概括。(“难”)
3.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等闲”)(随即指出“等闲”)前面加上“只”更强调这千难万险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
这样结合时代背景的介绍教学一、二两句,学生不仅了解全诗的大意,而且激起学习全诗的热情。
二、教学诗歌,应注重情感因素,要使诗人抒发的情感感染给学生,宜采取再现情境,渲染气氛的手段
如何再现红军长征的情境呢?途径当然是多种多样的。而图画、音乐的结合使用,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有效地增强感知的强度。因此,教学诗歌中间部分时,可播放歌曲《长征》,让学生听着那高亢、豪迈的男高音领唱的曲调、旋律,体会整首诗的意境及诗的基调,仿佛使学生看到了红军的大队人马正跟着红军的军旗行进在崇山峻岭中的情景。其间,还要配以教师的语言描述,以支配、强化学生的感受。描述可以是这样的:
听着这首激动人心的歌,好像我们也看到了红军浩浩荡荡越过万水千山的情景。那五岭山谷、乌蒙峰峦仿佛还飘动着红军的军旗;金沙江畔仿佛还回荡着红军胜利的欢笑;大渡河上好像还闪动着红军战士沿着铁索桥奋勇向前的身影……
红军人马翻过五岭,又来到乌蒙山下,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这两句,五岭写山岭之长;乌蒙写山巅之高。红军要用自己的双脚翻过这样的山真难呀!但是,这五岭,这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是大还是小呢?从哪儿可以看出(结合指点夸张的作用,显示红军对困难的藐视,突出“不怕”“只等闲”)?
三、诗的语言最为简练,教学诗歌需突出关键字眼,加深理解诗的语言容量,为此需引导学生推敲、琢磨
1.五、六句中的一“暖”一“寒”,有其丰富的内涵,应引导学生着重理解。由于涉及具体事件,需适当补充有关内容。可放一段录音,一方面帮助理解关键字眼的含义,另一方面,激起学生兴趣,培养听的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这段富有情节的录音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听后稍经启发,学生便能理解“暖“字蕴含的红军巧渡金沙江成功的喜悦。
2.七、八两句中的“更”“尽”,同样是值得品味的关键字眼,教学时可提出,岷山之雪,红军为什么“更”喜?三军过后,“尽开颜”一个“尽”字告诉我们什么?从而帮助学生体会红军历尽千难万险,当胜利在望时,全军怎能不欣喜若狂。这一情况,更说明红军对远征真正是“不怕”是“等闲”。
综上所述,教学《长征》一诗着手处是“远征难”,而落脚点,却是“不怕远征难”。虽“难”却“不怕”便是教学本诗的主线。
最后需要一提的是,在诗歌教学中,应结合以上教学过程及教学手段,加强朗读指导,在多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透、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