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中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_情绪劳动的名词解释
摘要:教师活动在本质上具有情绪性,其情绪劳动对教学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教师情绪劳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对缓解教师情绪劳动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情绪论劳动;教学;影响
Hochschild于1983年在《情绪管理探索》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情绪劳动(emotion labor)的概念,她把情绪劳动定义为:“为产生一种公众能观察到的面部或身体表情所作出的情绪管理。已有研究表明,教师活动在本质上是情绪性的,情绪劳动是教师专业实践的一个普遍特征。教师的情绪劳动必然对教学、学习、发展及学校中的各种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一、教师情绪劳动的积极影响
目前,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往往偏重于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上,往往忽视了自身的情绪作用。其实,教学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如果说好的教学方法是一堂好课的载体,那么教师的情绪将是上好一堂好课的灵魂,情感作为一种动力性因素渗透于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讲教师情绪也相应地主导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学内容是一座桥梁,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仅以和认知相关的知识、技能作为桥梁是不能达成有效的教学效果的,必须渗透情绪和情感,那样教师才能体会到一种教学的幸福,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可以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否稳定,是否积极、乐观,将影响教学的效果。良好的课堂气氛将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育指南》中谈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强调教学的情绪性是为了借助情绪调节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把情绪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体会到带有情绪性或情感性的内容。教师体验到的情绪源于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同时被学生的情绪所感染。如果教师体验的情绪有助于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激发,教学机智更为敏捷,课堂的创造和再生成性效果更好。
另外,教师有效地表达工作所要求的情绪,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展现,进而获得学生、学校、家长等的认同,这会增加教师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提高了个人心理素养。
二、教师情绪劳动的消极影响
(一) 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堂课的好坏要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倘若失去良好的课堂情绪,课堂就会失去活力,失去它的精神内涵。教师与学生处于经常性情绪情感相互作用影响的互动过程之中,教师的情绪情感活动极大地制约其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教师消极情绪会造成学生的压抑、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抑制学生的思维,甚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情绪障碍,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恐学情绪。
(二)对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情绪劳动是情绪商品化的结果,个体需要遵从某些展示规则(display rule)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在情绪劳动中,个体需要引发应该出现的情绪,压抑不应该出现的情绪。但是在教学与生存的压力之下使得许多教师出现不良的情绪,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情绪劳动时,经常会遭遇内在的真实感受和组织要求的情绪表达不一致,即情绪不协调。长时间的情绪不协调会使教师产生工作压力,如果不良情绪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则会出现一系列与工作相关的失调症状,如消极、抑郁、职业倦怠等,甚至可以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研究表明,自我表露和健康人格有很大关系,持续地压抑情绪的人比善于情绪表达的人更可能产生疾病。
另外,与教学无关的负面情绪一旦被教师带入课堂,或者是由于情绪失控引发过度惩罚学生等过激行为,必然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教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始终在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工作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这就凸显出了情绪劳动在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缓解教师情绪劳动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组织层面
由于情绪劳动必须受到组织的约束,所以组织中必定存在某些规则或规范来指引员工应该如何表达情绪以及该在何时表达情绪。即组织有责任创设良好的环境减小教师情绪劳动的负面影响,应该采取有利措施允许甚至鼓励教师在学校组织内部进行情绪表达,和自己的同事或上级共同分享情绪体验,在这个交流、沟通过程中,教师要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去,而且还能够感觉到组织对自己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把情绪劳动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组织层面应该着力加强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技巧的培训,采取如角色扮演、研讨、自省等活动方式,提升教师的情绪管理技能。
(二)个人层面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让学生的情绪以及其它的种种矛盾冲突左右自己的情绪,更不能把自己的不愉快带给学生以及教学活动。教师若能做好情绪管理,表现出合宜的情绪,将能有效降低因情绪劳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通过对教师职业的再认识,从认知角度消解情绪劳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挑战性的工作从而获得工作中的成就感。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突发事件等,教师通过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来缓解工作中的紧张感、生气、害怕以及尴尬等局面,以应对情绪劳动的不良影响。再次,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情绪管理的自主性,使情绪劳动发挥积极的影响。教师在工作中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降低情绪的不协调,增强自信心,使自己在情绪劳动中占据主动。
参考文献:
[1]田学红.教师的情绪劳动及其管理策略.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3)
[2]葛俭.教学实践中的教师情绪工作.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
[3]姬兴华.教师情绪劳动与组织承诺的关系.准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Hochschild,A.R.The managed heart[M].Berkely.CA:University of Califirnia:University of Califirnia Press,198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师情绪劳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作者简介:张俊霞,(1975-),女,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