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视频_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究(集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视频_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究(集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视频_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究摘要:积极探讨和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再学习能力,是时代赋予新型地理课堂教学的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视频_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究

  摘要:积极探讨和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再学习能力,是时代赋予新型地理课堂教学的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案例 创新能力
  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地理必修教材呈现出的一个显著亮点和优势就是教材在编写方面突出了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地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直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本套教材强化了案例的设计和运用,非常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一直在探讨如何运用案例开展教学。课堂是教学主阵地。课堂教学不唯模式,但又需要一定的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了有关案例教学的 “案例一原理一应用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将该模式的基本程序展示如下:
  第一阶段:展示案例获得感性认识。首先要选择好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随课文要求相对独立出现了大量具有很强佐证力的经典案例,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依托于教材案例,直接引用;另一方面,又要不囿于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实际、高中地理教材和热点地理问题,搜集选编和设计各种恰当的文字材料、图像、图例、数据、演示、实验等教材外案例。课堂上,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典型案例,向学生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观察、充分感知材料,引发学生思维拓展。例如,笔者在进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为了实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条件,构建答题模型,在依托教材案例——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基础上,又向学生展示了我精选的我们学生身边的“山东省经济强县、蔬菜之都——寿光市”的文字材料作为案例。由于案例典型,更涉及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获得知识的主动参与者,极大激发学生解疑的动力。
  第二阶段:用案例设疑、解疑,探求问题。在这一阶段,学生在对地理案例材料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设疑,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研究的地理问题,也可由教师提出要解决的地理问题,教师恰当安排时间长度,让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例如,针对上面第一个案例,教师设疑:从哪些方面评价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怎样评价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再如,在学生充分感知第二个案例之后,教师提出思考题“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等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案例内容,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考、讨论、相互启发,对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出初步结论。
  第三阶段:形成原理和规律,获得理性认识。这一阶段是教师依据学生讨论的初步结果,围绕地理教学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概括出地理规律,形成地理概念、规律阶段。例如,学生对案例“山东省经济强县、蔬菜之都一寿光市”的设疑“寿光市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得出初步结论之后,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大胆积极评价,阐明他们讨论的结果。之后,教师可展示当地政区图,师生共同讨论验证已形成的结论。教师还可进一步出示有关寿光蔬菜博览会资料,如“蔬菜,缀满科技”、“品牌,辐射全国’’、 “菜乡,凸显文化’’、 “寿光蔬菜网上交易”、“‘寿光蔬菜’注册集体商标”等实例来说明:农业区位还会受到科技、商品意识、文化、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些案例,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又勇于从教材中走出来,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至此,水到渠成,师生完全可以一起总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学生建立起了系统的农业区位条件评价体系,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能够结合任一区域地理特征,进行区域农业区位条件评价。最后,教师还可以市场、交通运输条件、信息通达性、劳动力素质等因素,随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它们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为例,来说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变化更明显,而且往往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这样通过步步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来完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原理的教学过程。
  第四阶段:分层次应用原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阶段是学生应用新获得的地理理论知识,通过一般性应用和创造性应用,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的转换,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阶段。本阶段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分两阶段进行:初级阶段为一般性应用阶段,教师可设计一部分针对检验本节课所学基本原理掌握情况的基础性题目,第二阶段为深化和提高阶段,教师要精选题目,适当加大难度,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传统工业区”部分教学时,可设计借鉴鲁尔区经济发展、繁荣、衰落、复苏的变化历程,引导学生尝试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并为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献计献策,使学生思维不断得到强化和拓展。对于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题目,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关键之处教师要善于疏导和启发,让学生知识获取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努力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五阶段:反思和提高性总结。经过前四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导学生回顾和反思前面的地理学习过程,做出提高性总结,总结地理概念、规律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以及最终获得的地理理性知识,知道自己在学习中所采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以及表现出的长处和不足,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地理再学习的能力。
  “案例一原理一应用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再学习能力,但许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希望专家、学者、同仁多给予指导。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