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数学探究呼唤“打假”】一年级数学试卷题大全(全文)

【数学探究呼唤“打假”】一年级数学试卷题大全(全文)

【数学探究呼唤“打假”】一年级数学试卷题大全摘 要 虽然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已经走进了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但是,笔者也发现课堂中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和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等现象仍然存在。文章将从“走近探究式教学”、“。

【数学探究呼唤“打假”】一年级数学试卷题大全

  摘 要 虽然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已经走进了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但是,笔者也发现课堂中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和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等现象仍然存在。文章将从“走近探究式教学”、“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小学数学探究教学式课堂教学新策略”等三方面,对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 探究学习;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恰恰要儿童发挥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学习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实践着。 今天,我就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大家共同探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新思路。
  一、理论追寻——走近探究式教学
  1.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2.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由教师创造一种智力活动和社会交往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活动的学科内容要素和相关的认知策略。
  二、冷静思考——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把解决“问题串”当作学生的主动探究
  “问题串”如同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豆腐串,一环连着一环。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系列细小问题的引导下,通过一问一答,打乒乓球式的过程,“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规律或解决了问题。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教师在出示一组数后,设计了如下问题:上面哪些数能被3整除?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的个位分别是哪些数?能不能像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一样只看个位呢?算算上面这组数各个数位上的和分别是多少?这些和都能被3整除吗?现在谁能说说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是什么?看似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其实学生的“探究”活动由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思维空间狭小,并被牢牢地束缚在教师所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圈中,缺乏自主思考与探究的余地。
  2.把指令性操作等同于学生的探究活动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探究,为了节约探究时间,教师总是那样“痴情”地对待学生:主动帮学生的探究活动“掐头去尾”,主动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方案。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节课,学生通过看图比较,初步感知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之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学生探究活动的:
  操作要求:
  (1)平行四边形纸片上画一条高。
  (2)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份。
  (3)把平行四边形重新合成一个长方形。
  (4)比较原平行四边形与所拼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从学生的操作过程看,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了操作活动,动手实践、探求未知。实际上操作过程中的每一步,教师都规定得太死,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就能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探究过程无须学生猜想、思考转化方法,无须学生创新,而是在为操作而操作,为探究而探究,失去了探究学习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
  3.把“放任自流”当作学生的自主探究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让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就要越“放”越好,不需要指导,更不需要接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如有位教师执教“年、月、日”一课,课始就让学生根据从家里带来的年历自己观察,自己提出问题,再由学生相互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叽叽喳喳地开始讨论。5分钟后进行反馈,学生一会儿提到了一年有几个月,一会儿又提到了节气。有的问为什么这天是“黄道吉日”。有的问二月份为什么只有28天。教师如脚踏西瓜皮,学生问什么跟着解释社么。一堂课很快过去了,还有许多知识点学生没有提到,如“平年、闰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等,教师无奈地说了一句:“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有许多,请同学们下课后再仔细看书。”表面上看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开放”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在学生“没头没脑”无目的的探索中,在教师随意无序的引导、点拨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变得支离破碎,学生探究的乐趣得不到体验,探究方法得不到提升,探究成果得不到共享和内化。让学生这样的“自由探究”,我认为是违背课标精神的、放任自流的探究。
  三、实践探索——小学数学探究教学式课堂教学新策略
  1.要善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问题的提出是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只有学生自己选定的问题,学生才有极大的兴趣进行探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问题蕴藏在情境之中,把学生带入一种学习、探索问题的情景中,为探索活动提供动力,明确方向,并通过提示矛盾,设置悬念等手段,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
  2.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
  小学生受知识的经验及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其探究能力的独立发挥,还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而指导的关键还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
  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
  (1)操作——发现
  即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如:学习圆的周长,先滚动直径不等的几个圆,再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接着找出直径与周长的关系,从而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