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全新的对手] 深圳市铁幕电子(通用)

[全新的对手] 深圳市铁幕电子(通用)

[全新的对手] 深圳市铁幕电子【编者按】1950年,当美国的军事专家们正绞尽脑汁去研究如何防范苏联红军突袭欧洲的时候,战争却出人意料地在朝鲜半岛爆发了。如同东西德一样,南北朝鲜分立的政权也是二战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当东西方阵营在欧。

[全新的对手] 深圳市铁幕电子

  【编者按】1950年,当美国的军事专家们正绞尽脑汁去研究如何防范苏联红军突袭欧洲的时候,战争却出人意料地在朝鲜半岛爆发了。如同东西德一样,南北朝鲜分立的政权也是二战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当东西方阵营在欧洲的紧张对峙转变成了在远东的直接冲突时,在电子战领域零敲碎打的外围侦察也迅速升格为战场上的真刀真枪对抗。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使用了更多的电子战手段来保证轰炸机的安全,同时也刺激了防御方电子对抗战术的不断演变。
  干扰还是沉默——一个纠结的抉择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打响。但是,由于此前美国从未重视对朝侦察,所以对朝鲜半岛的雷达部署及威胁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在开战几小时后,一架RB-29侦察机就从驻日本横田的基地紧急起飞,执行首次对朝电子侦察任务。虽然这次飞行没有发现任何来自朝鲜的雷达信号,但作为第一架进入朝鲜领空的美军飞机,它标志着美国军事介入行动的开始。
  在美军实施仁川登陆以前,朝鲜地面部队始终占据着战场的主动,但其薄弱的防空力量使得美军战略轰炸机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起空袭。美军第31战略侦察中队也定期派出电子侦察机随轰炸机群飞行,搜寻朝鲜雷达部署的蛛丝马迹,但仍一无所获。在战争的这一时期,美军牢牢掌握着绝对制空权,连基本的电子防御措施都无需使用。
  但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和苏联的间接军事介入,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志愿军在苏联的帮助下,在中朝边界的安东(今丹东)浪头基地构建了以警戒雷达和对空观察哨相结合的防空预警体系,能够有效引导米格战机执行拦截任务。同时,志愿军使用解放战争期间缴获的日制和美制雷达以及苏联援助的部分雷达组建了雷达兵部队入朝参战。入朝的雷达站与部署在东北边境的雷达站一起,在朝鲜北部构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雷达网,探测范围覆盖美韩军队的金浦和水源机场,那里的飞机只要一起飞就可以被志愿军的雷达“尽收眼底”。
  当时的美国空军还抱着“留一手”的态度,并不想在这场局部战争中拿出最先进的装备,以便在下一次世界大战中,满载核弹的战略轰炸机最后一次起飞时,仍能拥有敌人从未见过的突防装备和战术。更何况美军认为志愿军新组建的雷达部队只是一些二手雷达的大杂烩,又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所以根本没有释放电子干扰的必要。
  然而傲慢的美军很快为自己的错误判断缴纳了高昂的学费。1950年11月初,美军第31战略侦察中队的一架RB-29在鸭绿江附近执行侦察任务时被我志愿军雷达发现,地面指挥员迅速引导米格15起飞拦截。战斗中B-29被严重击伤,最终在仓皇迫降时坠毁,5名乘员殒命。美国飞机在朝鲜上空来去自由的局面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经过一个严冬的鏖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战局进入了一段战略相持的喘息期。美军在地面攻势受挫的形势下疯狂加大了战略轰炸的力度。但是由于防御方的雷达预警网络不断完善,战术日渐纯熟,让来袭的美军轰炸机遭遇了惨重的损失。
  从一线轰炸机部队雪片般飞来的损失报告,使美军决策层陷入了窘境,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做出了一个非常纠结的抉择。一方面,为了保证战略轰炸机的安全,远东空军轰炸机司令部批准了自1951年4月10日起,可以对防御方雷达实施电子干扰的请示;但另一方面,为了隐藏美国在电子战领域的真正实力,这道命令所批准的干扰方式仅限于频率瞄准式干扰,而不是覆盖某一频段的阻塞式干扰,仅在特殊授权的情况下,才允许在65~85兆赫的频段内对平壤地区部署的雷达实施阻塞式干扰。同时,为了从空地通信中获取情报,美军也明令禁止干扰中朝机场塔台和歼击机之间的无线电联络。
  虽然解除了使用电子干扰的禁令,但此时的美军还面临着三个问题。一是装备性能逊色,清一色的二战水准。当然面对同是二战水准的苏制雷达似乎也差不多够用。二是装备数量不足,一个中队能有一半的轰炸机凑齐了电子战设备就算不错了,备品备件更是奇货可居;三是操作手缺编,由于当年的电子对抗装备操作十分繁琐、调谐过程精细复杂,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电子战军官数量紧缺。这条最要命,即便凑齐了设备,没人会用也是白搭。1950年末,美国空军仅培训了100名左右的电子战军官,1951年,这一数字也只有160名。这些新生力量仅能为每个轰炸机中队配备一个电子战军官,每个轰炸机联队配一个电子战参谋军官。在大多数机组中,电子战任务是由飞机上的无线电员担负的,他们普遍对此兴趣淡薄,因为揽下这个活儿以后自己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上级又不给加薪,换谁谁也不乐意。所以,重启电子干扰活动的命令并没有对减少美军轰炸机的损失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可靠的“救命稻草”——箔条的使用
  不是所有轰炸机上都能够幸运地配齐干扰机和操作员,投放箔条却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所以对大多数美军轰炸机来说,箔条是朝鲜战争中对付雷达唯一的电子对抗手段。
  1950年初,美军启动了“7502计划”,即在乔治亚州的亨特空军基地建立一支试验部队,全面负责电子对抗战术的试验评估和研究工作,同时对现有的电子对抗设备提出改进建议。美军第20轰炸机中队的15架B-50飞机(B-29的动力升级版)用于执行试验任务,任务之一就是试验箔条对各种波段雷达的实际干扰效能。
  在二战期间,美军成功使用箔条对日本的米波雷达进行了干扰,但当时存在一种论断:箔条对于类似SCR-584的微波雷达起不到相同的效果。经过实际投放测试,证实这一论断是错误的,箔条可以对微波雷达构成干扰,只是必须达到足够的投放数量,而且箔条包要在距离飞机足够近的位置上迅速散开成箔条云,不发生粘连和钩挂成团的现象。这一问题在采用金属涂覆的纸箔条以后被解决了。此外,多种长度的宽频带箔条包被证实效果不佳,相比之下,与各频段雷达波长相匹配的单一长度箔条包更符合实战要求。在战术方面,完成了设置箔条走廊的试验,即用3~5架飞机以不同的间隔一字排开,同时投放箔条。在测试时,这种箔条走廊的干扰效果非常好,像一道屏幕一样为后续跟进的飞机提供了保护。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