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族关系村落机理及宗祠分析大岭村聚落变化] 陈氏家谱24辈分查询表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大岭村的宗族关系,村落机理,陈氏宗祠的地理位置、建 造年代来分析大岭村聚落的演变过程和趋势,并提出大岭村落的演化和宗族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大岭村聚落由东南环绕菩山、玉带河逐渐向西北、向北延伸。
关键词 :宗族 陈氏宗族 许氏宗族 村落机理 亲缘 里巷 单元 宗祠 聚落 趋势
中图分类号:B9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珠江狮子洋水道西岸,依山伴水,村落民居有序的排列在菩山脚下和大岭涌之间,呈“半月型”布局。大岭村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大街一小巷”的两级交通体系,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处处与村落水系相通。大岭村原名“菩山村”,至南宋绍兴年间改名为“大岭”。明清时期为广州府番禺县辖下菱堂司属的一个村落(乡)。基于其历史文化遗存完整性及深厚的文化底蕴,2000年辈广州市定为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笔者绕有兴趣的对大岭村落的宗族关系和祠堂进行研究,尝试从宗族关系和祠堂来分析大岭村聚落演化过程。
1.从宗族关系来分析大岭村聚落演变
1.1大岭村宗族关系概况
据村民口述,目前居住大岭村居民2000多人,其中90%是陈姓族人,仅10%为许姓族人。据大岭村志记载,大岭村许姓原籍为浙江绍兴,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经南雄移居大岭开村。又大岭《陈氏族谱》记载:大岭陈氏原籍江西,战乱逃南雄,随后到大岭,建村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 由此可见大岭村许氏宗族先移居此处,后陈氏宗族才移到此处。经过数百年的岁月洗礼,期间经过迁徙,壮大等种种原因,今仍居住在大岭村,并留有大岭村历史文化遗产的是陈氏宗族。
1.2.大岭村陈氏宗族的来历
原文是如是记载的:“(江西)始祖讳晖,唐昭宗时登第官宦,大理寺评事原名徽,因避杨行密之乱改名晖,自金陵徙居(江西)和柳溪古巷……”大岭陈族把岭北始祖上述至唐末(昭宗)五代的动荡时期(“杨行密之乱”),大致反映了“品官之家”的始祖由江苏迁至江西的历史,并把陈晖迁入的江西泰和柳溪古巷作为本族的发祥地,这也是祖祠命名为“柳源堂”的来源。[1]
后因宋元年间的社会动荡或徙居、或“宦游”至粤北的南雄(或保昌,珠玑巷、沙水村),“保昌君讳轼字彦约,乃唐时评事公,晖祖之九世孙,积中公之次子也,生于宋真宗德元年间至天圣间,任南雄路教授守臣,以文学擢保昌县尉,原配曾氏生三子:晦叔,宏(弘)叔,华叔……继娶庶祖妣增城吴氏生四子:世宁、世清、世昌、世盛。……”[2]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晖族之九士孙——保昌君陈轼由江西宦游至南雄的经历。同时也侧面反映出南宋时期,因金侵犯,南宋政权步步南迁的事实。
大致在元明之间,大岭陈族祖先终于选定基址定居下来。大岭“始祖遗庆公,讳善,号致远,乃轼公五世孙丹一公之孙、季山公之子也,妣安人连氏本乡户候公之女也,所生三子长道善,次道诚,三道通,先世居番禺凤翔社次徙居冈边而井头田。当宋绍兴间地方多事,公因自井头田迁至大岭,择地筑室而居故亦以凤翔名社云”。[3] 这段记录中,“当宋绍兴间地方多事”或为大岭陈族始祖迁居大岭的历史动因。稍知南宋历史的人便会知道,这一动因其实应是战争的推动导致陈氏祖先的步步南迁。“妣安人连氏本乡户侯公之女也”,却反映了大岭陈族在定居大岭的过程中曾与珠江三角洲当地土著(或先住民)豪族联姻的事实。
1.3大岭村的宗族变化和聚落关系
据记载:大岭村曾有陈、许、马、洪、曾、郑、何、刘等族群居住,当时具体分布如下:洪姓、郑姓居住团埠头一带;刘姓、马姓居住在马山岗一带;曾姓居住在中约曾园一带;何姓居住在河埠头一带;刘姓居住马山偏东地名“刘庆孙”一带;许姓居住许地街一带;陈姓居住分布最广。历史上洪,郑、曾、马、刘俱已迁何姓转迁到西邻的岳溪村居住,最后定居下来的是陈、许二姓,而如今许姓居住在村头一条巷,其余均为陈姓宗族居所。(如图1)。
图1 (笔者自绘)
有关陈许二姓的关系,我们从一块清代的《历代太祖遗留石碑禁》碑文(如
图2(笔者自拍)
图2)可见一二:“启看我大岭乡陈许二姓族而居,历数百余年如同一家,相安无异今为保存土地物业以免他日凋零,合议计划**此禁约:凡我乡内屋宇及墟铺地盆不得典买与外乡人世。如系拆毁砖瓦木石,亦不能卖出外乡。村前门口涌一带潮田不能卖出外乡,倘因穷困至必要变卖之际,则由乡中太祖或各会公箱集资
承受。至於价值以政府评定之价交,如卖与本乡人不在此限。太祖墓前假有碍其坟墓者,亦不能卖与外乡人,虽本乡子侄亦不能建筑阻碍弄情。如有不肖子侄私自与外乡人订价变卖者,查出定即革胙出族,罪及儿孙,永不能复胙。如做中人系我乡人者,亦照此办法。”从这段碑文我们大致可知道这几方面的历史事实: (1)大岭陈族祖先与许族似乎很早就定下了和平相处的契约或联盟。(2)两族在历史上一直和平相处“历数百年,如同一家,相安无异”。(3)两族最终已形成了基于保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土地物业)的联盟关系。也正是因为这个,时至今日,大岭村依然能保留较为完好的村落机理。
由此可见大岭村聚落的演化,在外来居民迁入落籍之时往往被当作客籍人看待,在所居地已早有“土著”居民存在,然后经过一段斗争、冲突或妥协、联姻的过程后才形成今日之格局:有形成单姓族的,有以一宗族为主、其他小族附着的。史学界似乎对这些在族谱中的记录未有评论或少有关注,但可以肯定,这些先前定居的族群与后到的宗族间,曾发生过很微妙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一直到宗族居住格局最终稳定下来为止,从此聚落也就逐渐稳定了。
2.从村落机理来分析大岭村聚落演变
图3(笔者自绘)
大岭村位于玉带河和菩山之间,村落以一条古街——“龙津街”为主轴顺着玉带河环绕菩山布置仁、义、寿、富、兴、安、和等街巷,每条街巷都可独立连接到玉带河和菩山,(如图3)。
据当地陈氏族人所说:每条街巷都由宗族的一个分系的兄弟和父母所住,每条街巷的和龙津街之间以一个牌坊为界。而由笔者观察,每条街巷垂直于龙津街由村头同安里向深处发展,由此可知:以同一血缘关系的大家庭组成的街巷为一个基本单元,这一基本单元并列于龙津街两侧,往纵深方向发展,逐渐演变成一个聚落。
3.从宗祠地理位置、建造年代来分析大岭村聚落演变
祠堂:又称祠庙、祠室、家庙,是过去人们祭祀祖宗或者有功德于国民的先贤们的庙堂。在《周礼》中有规定:“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对祭祀祖先的庙堂有严格
的规定。这种制度沿袭到宋朝,但是一些官吏纷纷设立家庙祭祖。 图4(笔者自拍)
到明朝中叶,朝廷才允许庶民也可以设立家庙。明清以后,各地城、乡设家庙之风大盛,这种一族一家之庙又称为宗祠、祠堂,后来祠堂之称代替了家庙。家族经长期发展和繁衍,族众房支增多,后来发展出支房分祀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