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李政道 田少煦:科学与艺术融合创新的探索者
随着设计与生产、服务和人们生活的日趋贴近,设计学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视觉范围,创造出一种具有特色的设计文化和一种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设计,是人类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现代工业和文化产业,是一个集艺术、科技和文化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设计学教授田少煦是一位勇敢的探索者和辛勤的耕耘者,多年致力于设计学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构建和高校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数字媒体与传统工艺美术融合创新方面有独到的建树。他深入研究了数字色彩体系并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数字色彩”,完成中国第一部数字媒体设计的学术专著《数字图形学》,设计了全新的交互式“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负责“中国传统图形与审美意匠”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并提出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勘探及跨媒体传播研究的新思路。
我国目前高等学校的设计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从西方“拿来”的,是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延续,它没有经过较好的本土化过程,具有明显的生搬硬套痕迹和“西风”压倒“东风”之势。从西方引进的现代主义设计的教学模式盛行了30年,它已经暴露出明显的弊端。
田少煦教授认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设计教育已经从早期的萌芽状态进入全面的发展阶段,在全球化语境下建立中国自己的当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与西方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单向地“拿来”和学习,而应是相互的平等“对话”,进入了创建自己教育体系的年代。随着设计与生产、服务和人们生活的日趋贴近,设计学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视觉范围,创造出一种具有特色的设计文化和一种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设计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它将催化“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跃升。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前对它的保护更多是作为一种数据资料仓储式地堆放在一起,没有形成资源优势,也没有涉及方法论层面。田少煦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越悠久,它的文化积累就越厚重。在技术主导的工业社会里,这种历史积累在某些情况下会变成沉重的文化包袱。在“三网融合”的今天,文化承载技术与它所负载的文化内容之间出现了全新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以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通过新技术、新媒体变成“数字内容”进入普通民众的视野,加入到现代社会的文化供需和文化消费的行列中来。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将变成几千年的投资,以往被认为处于经济生活“边缘”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可能从精神家园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我国几千年不曾间断的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物,与附着在它之上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信息时代将会越来越具有开发价值。
田少煦教授表示,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要想成为新的传媒内容,必须经过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数字加工。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会导致一场深入、彻底的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勘探。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以不同于传统的视角对文化遗产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归类和量化梳理,可弥补原来质化研究的缺陷,并由此发现用传统的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民族文化特质,勘探出文化的DNA。
田少煦,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设计学教授、数字媒体与视觉文化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数字色彩”,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中国传统图形与审美意匠”负责人。主持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主持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发表设计作品30余件。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分指委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