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与“课堂四步曲”] 学校课堂分组教学
为了适应课程变革的需要,同时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尝试着突破中学教学的静态结构,改革教材,研究教法,在教学中开展以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带动了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热情。在这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更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课程的那种生、死、硬的印象,做新型的教师,为学生营造全新的课堂。笔者总结了一整套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课堂学习主导地位的方法和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问题,我总结了具有教学与文化课教学共同特色的“课堂四步曲教学法”,即课前布置,课堂展示,课上总结,课后升华四个连续而又循序渐进的阶段。其次,针对这个计划的实施我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教学条件安排准备了一系列的生动有趣并知识性极强的综合课作为载体。例如,融古代文学知识与现代知识为一体的《酒文化》;融中华传统、民间与现代于一身的《剪纸艺术》;融国粹京剧与装饰艺术于一体的《京剧脸谱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综合知识性强,虽都属校本课,但他们都是“多学科综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课题的实践课,都有着极大的趣味性和艺术内涵,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关注。下一步便进入了周密的实施阶段。这一切的主角其实都是学生。
第一步曲———课前布置
教师要做的也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进行课前的布置工作。结合课上需要,按照知识目标进行准备工作,这就是课前布置。以《京剧脸谱艺术》为例,课前教师布置的任务是请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手段查阅有关京剧的历史、行档特征、代表剧目、主要演员等有关知识。
第二步曲———课堂展示
课上展示的目的是把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们,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僵硬的课堂让学生一个个鲜活的新点子装扮的有声有色。我的《京剧脸谱课》“活了”。从京剧历史“徽班进京”到现代京剧得创新发展;从“净角”的各式脸谱到花脸的含义,让我瞠目结舌,原来学生的能力远超我的想象。这就是他们的主动性。
第三步曲———课上总结
原本应是我的总结但学生完美的表现让我只是画龙点睛,更惊喜的是学生的自我总结更让我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以往他们没有如此优秀并不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而是我们没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与舞台。总结评价的方面有很多,如,积极性、灵活性、动手能力、合作性、独立性等,总结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如,语言、文字、数据;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等。这让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传统的教学评价都是教师一锤定音的。这样的行为,忽略了学生自我和群体的评价能力。在“四步曲”教学中,总结评价不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更主要的是由老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参与评价。通过评价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第四步曲———课后升华
课后升华便是知识性学科的综合性原则对课题进行扩展,也是高中研究性学习部分。《京剧脸谱艺术》一课的课后升华部分是请学生结合课堂知识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各写一篇文章:“你对京剧的认识与感受”以及进行一个社会调查:“你或周围的人们都喜欢什么样的京剧?”
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四步曲”教学法后,我对课堂的课程速度与进度做了调整。要对课堂的进程有一个新的整体的组织,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总结后,“分组教学法”就这样诞生了。进行分组教学安排要好于个别学生的“单打独斗”,同时,还能充分使学生结成团队,锻炼合作精神,于是我把每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小组,以组为单位通过竞赛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四人一组既合作方便,又易于发挥合作精神。在课堂上请课代表进行记录,对表现完美的学生与小组进行奖励。
通过实践,我看到了课堂上我期待已久的学生们的热情目光,感受到了他们释放的深藏已久的学习热情,创造性与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对“分组教学与课堂教学四步曲”,我还会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