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作文大全 赴川抗震救灾防疫工作队第二队工作总结 抗震救灾(精选)

赴川抗震救灾防疫工作队第二队工作总结 抗震救灾(精选)

赴川抗震救灾防疫工作队第二队工作总结 抗震救灾【摘要】: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做好抗震救灾防疫工作换防的有关要求和《黔南州卫生局关于切实做好赴四川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准备工作的通知》(黔南卫发[2008]65号)文件精神,第二批赴川抗震救。

赴川抗震救灾防疫工作队第二队工作总结 抗震救灾

【摘要】: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做好抗震救灾防疫工作换防的有关要求和《黔南州卫生局关于切实做好赴四川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准备工作的通知》(黔南卫发[2008]65号)文件精神,第二批赴川抗震救灾防疫工作队由黔南州疾病预防控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做好抗震救灾防疫工作换防的有关要求和《黔南州卫生局关于切实做好赴四川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准备工作的通知》(黔南卫发[2008]65号)文件精神,第二批赴川抗震救灾防疫工作队由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人,州人民医院3人,州卫生监督所1人,三都、惠水、瓮安、平塘县疾控中心各1人共15人组成。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管医(技)师7人,医师1人、助理医师1人、护士1人,后勤3人。黔南州卫生督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吴文富任队长,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主管医师吴强任副队长。经过精心筹集全队于2008年6月3日8:00时出发,6月4日11:00时抵达四川省彭州市受灾最为严重的龙门山镇,接替第一队负责宝山村4、5、6、7、8、14组、彭铜小区和负责过渡安置房施工队的防病工作。

  根据抗震救灾工作的安排,6月29日将工作移交福建省防疫工作队。第二批赴川救灾防疫工作结束,现将此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责任片区基本情况:

  龙门山镇辖5个村,距彭州市45公里,东靠什邡县、南邻都江堰市、西毗汶川县、北连茂县。宝山村辖15个村民组,其中当地村民共593户,人口2137人,彭铜小区居民大约700人,大多为下岗职工。我队责任片区共347户,1155人(其中学生132人、散居儿童30人、彭铜小区300人)。

  彭州市2007年发病前五位肝炎、淋病、梅毒、结核、痢疾。龙门山镇历年传染病流行主要以肠传染病为主,近十年来很少报告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等自然疫源性疾病与虫媒传染病,近三年未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

  二、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

  1、建立基层党组织。立即组织党员召开大会,成立临时党支部,选举产生临时党支部成员:吴强同志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吴文富、王吉超、伍和平三位同志为支部委员。

  2、队员分组及明确责任:工作队连夜召开全队工作会议,将队员分为五个小组。督导组由吴文富、吴强及各组组长参加;流调组组长黄声举,副组长索绍能,成员麻红言、罗教斌;消杀组组长伍和平,副组长韦光政,成员龙强军、张林海;医疗组组长王吉超,成员吴健康;后勤组组长李庆国,副组长温发黔,成员李文华。信息工作由工作队负责人和各小组组长负责,同时,明确了各组工作职责和任务。

  3、实行日例会制度:每天工作结束后召开工作例会,各组汇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措施,安排和部署下步工作。如有重大事宜,须经临时党支部开会研究通过。

  4、信息传送制度:建立信息传送报告制度,每天由固定的兼职员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各种资料,形成书面材料,向有关部门报告。

  5、制定队纪队规:严格组织纪律,每个队员必须做到:在灾区期间,不喝酒、不打牌、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入村或外出工作等必需2人以上,互相照应,注意安全;不得与他人打架斗殴,耐心做灾民的安抚工作。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工作

  1、加强学习。在支部书记的领导下,认真开展三会一课,支委各委员通过认真学习党员的义务和责任,进行一步认识到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为各小组组长,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接纳新鲜血液。通过抗震救灾工作的洗理,经支委会全体委员充分讨论,一致同意预备党员索绍能同志提前转正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吸收黄声举和李庆国同志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并予以公示。

  (二)业务工作

  1、认真开展摸底调查

  龙门山镇宝山村新农村点修建灾民过渡安置房,灾民居住点发生了变化,6月9日分三组入村入户进行调查。发现原住帐篷现迁回到受灾房屋处住共50户,其中以7组最多,达23户,迁回范围与原住帐篷成扇形,迁回居住点与原住帐篷之间的距离以7、8两组最远,约1.5公里,其次是5、6两组约1公里。若将迁回后自己煮饭按就餐点统计,共有229个。迁回后灾民自行搭建了许多简易棚、厨房和厕所,共有帐篷228顶,厕所36个,垃圾池5个。同时,对170人开展蚊叮咬、看见鼠活动作问卷调查,反映被蚊叮咬23人,见过老鼠活动21人,蚊叮咬和看见鼠活动均以彭铜小区最多,分别为8人和9人。

  表一责任区内人口基本情况表组别帐蓬数户数总人数学生散居儿童厕所数垃圾池水源点备注417401428431大龙井

  5272013315521大龙井

  6343813312385大龙井

  7404818228441山泉水

  8395819531851山泉水

  14212403100大龙井

  施工队111300000大龙井

  彭铜小区66130300355750

  合计2363471155132302914

  2、疫情监测

  按照《黔南州赴川救灾防疫实施方案》,《贵州省黔南州赴川救灾防疫工作登记表》、《贵州省黔南州赴川救灾消毒杀虫工作登记表》、《腹泻个案表》、《发热个案表》等,各组队员按照方案内容积极开展灾后防病工作。

  (1)加强疾病监测、建立病例个案调查制度

  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每日流调组分2组对辖区所有灾民安置点和帐蓬进行1-2次主动搜索,了解村民患病情况。同时,我们在驻地设立一个医疗救治点,开展医疗救治时对有发热、腹泻的病例进行被动搜索。针对发热和腹泻病例追踪管理。

  截止2008年6月29日,累计追踪管理32例腹泻病人和4例发热病人,经过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等综合判断后排除传染病。

  (2)加强疾病报告系统网络建设

  疫情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为组建一支永不带走的防疫队伍,我们积极与村组干部和小区领导的联系,宣传建立小组疾病信息报告员的重要性,在当地政府、村、组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五条疾病报告网络,一是每组以居住区域或施工队为单位,由义务报病员报告→各组组长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二是以每天消杀员进行病例搜索报告→村防疫队长报告→政府卫生防疫负责人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三是专业防疫队伍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四是支援医疗机构主动搜索病例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五是设立医疗就治点,被动发现病人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

  (3)开展灾民主动参与报病网络系统调查

  共调查六个组25户25人(每户调查1人),结果:知道或有组长电话号码的有3人,没有人向组长报告过发热、腹泻病人,有16人回答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邻居发生发热、腹泻时会向组长报告,有9人回答如果是自己或家人发生发热、腹泻时会带他们直接找医生看病。

  3、饮用水

  (1)加强水源点监督检查。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经常对片区灾民饮用的四个水源点进行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镇政府区域用水受到污染,我们及时向片区防疫工作队队长和镇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防止水源污染导致的传染病发生。到目前为止没有由水源引起的传染病发生。

  (2)开展过渡安置房区域灾民饮水流量评估

  为评估入住到宝山村过渡安置房灾民的用水需求,我们对监测合格并准备安排供给灾民用的水源点(龙门山镇宝山村新农村)的水流量进行测量,该水源点共有两股水,两股水每分钟总流量约42千克。根据我们对当地灾民平常每天每人最少用水量调查,排除其他因素影响,这两股水仅够一千余人用。而据负责安置房管理的干部介绍,在龙门山镇宝山村新农村点要安置近二千人,那么,有一半的灾民存在用水困难,鉴于这种情况,当日,我们即给当地政府进行了汇报,并建议再从另一个符合标准的水源点引一股水以解决灾民用水困难。

  4、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

  (1)利用油布在新农村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洗澡棚,方便了灾民和队员洗澡,为做好个人卫生提供条件。

  (2)培训环境消杀员、建立一支永不带走的消杀队伍。加强培训消毒人员,指导他们对所负责辖区范围的厕所、粪池、垃圾池、猪圈、鸡舍等进行消毒,并将每日消杀结果,分别上报村主任和我们工作队。截止2008年6月29日,累计消杀面积达233360平方米。

  (3)指导灾民搭建临时厕所。由于有许多施工队来修建过渡安置房,加上五组原住帐篷迁移,片区人员由原来的百余人迅速增加四百余人,附近的一个厕所根本不能满足灾民和施工队人员的需要,为了防止他们随地大小便。在村长的支持配合下搭建了一个厕所,解决了施工队员和灾民上厕所难的问题。

  (4)拆除一个垃圾池。在彭铜小区小学部的垃圾池距安置点的生活区不足5米,严重威胁到安置点灾民的生活,我们与政府协商后,将该垃圾点拆除。

  (5)加强环境监督检查。我队对负责片区的厕所和贮粪池消杀情况进行抽样检查,共检查27个厕所,其中,调查灾民集中安置点厕所8个、家用厕所19个(水冲式厕所11个),发现有蛆4个;检查贮粪池12个,蚊蝇比较多的有3个。针对检查的情况立即开展了消杀工作。

  (6)建立环境卫生清洁员,目前已经落实三个环境卫生清洁员,每天负责全村的道路两旁的卫生清洁工作。

  5、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随着时间的的推移,灾民安置点进一步完善,灾民就餐从聚集到逐步分解,加工场所、就餐地点随之增加,我们每天约对269个灾民、施工队就餐点进行两次巡查。至今没有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6、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1)加强卫生健康宣传

  为提高灾民的防病意识,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和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多次对消杀员、村防疫队长、政府卫生防疫负责人、义务报病员、村组长、社区卫生负责人、施工队负责人和村医生进行卫生防疫知识培训。撰写广播宣传稿,制作大型标语四幅,发放宣传单、张贴温馨提示,入村入户宣传。同时,组织灾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打扫卫生、清除垃圾、清理阴沟,有效地防止病原微生物孳生。

  (2)开展卫生防病知识问题调查。对负责片区的灾民进行问卷调查,你喝什么水、剩饭菜怎么处理、是否吃凉菜等问题。共调查129人,回答不喝生水有115人,不吃剩菜饭有113人,不吃凉菜有113人。

  7、开展医疗救治和心理干预

  在我们住地设立医疗救治点,由2名队员(州医院医生)负责对前来就医的灾民进行医疗救治,共诊治灾民、部队官兵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机械施工人员334多人次。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灾民,进行面对面人际交流方式、心理疏导,较好地缓解了灾民心理疾患,帮助他们树立了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信心。共开展健康咨询334余人次,心理干预200多人次。

  8、信息报道

  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各种资料并形成书面材料,并将信息及时报送相关部门,为灾区抗震救灾防病指挥部宏观管理与防病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共完成二十期《黔南州赴川抗震救灾防病工作简报》。

  四、存在问题:

  (一)统一规划的活动板房安置区在搭建的过程中,防疫部门未提前进入,安置区内卫生设施配套问题较多。

  (二)村级防病队伍人员不足,报病意识有待加强。

  四、工作建议

  (一)规范活动板房卫生配套设施建设:活动板房建设初期应充分考虑供水系统、下水系统、食堂、浴室、厕所、垃圾收集点等卫生配套设施建设,务使布局合理,符合卫生标准;立长效机制,确保安置点垃圾及时清运。

  (二)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灾民安置点要建立划区负责、分片包干、门前三包以及卫生检查等制度;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运动。

  (三)加强村级防病队伍建设:尽快落实村级防病队伍人员,人员一定要专职;开展村级防病队伍培训;落实监管机制。

  (四)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进行宣传,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加大重点区域重点宣传,各安置点可因地制宜地开办卫生防病专栏、橱窗,制作卫生宣传展牌、警示牌、标语口号,广播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五)做好监测预警:传染病病例、病媒生物、环境和饮用水监测。

  (六)入住安置房后,原有部分灾民使用的旱厕应及时处理。

  (七)由于当地居民无食用猫、狗等家禽习惯,应加强深埋处理指导。

  五、团队精神

  灾区工作劳累辛苦,生活艰苦无规律,但队员们无半句怨言,他们把灾区人民的疾苦、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视为自任。无论是干什么工作,都做出了最大努力。为黔南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队长吴文富,能到灾区为灾民贡献一份力量是个光荣,能带领一支各有专长、相互理解、团结互助的团队是一身的荣幸。

  防病工作队副队长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吴强,管理的好帮手,扎实的流行病学专业知识和丰富工作经验,深入灾民安置点对灾民问寒问暖,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不顾工作疲劳,坚持带头作表率,为团队的抗震救灾取得阶段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流病组组长黄声举,无论是刮风下雨,无论是白天还是是黑夜,灾民的居住地总有你的身影在穿梭,展开传染病的搜索、调查,指导灾民开展卫生防护工作。

  流病组副组长索绍能,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你做的白片肉让人永记心头。

  队员罗教斌:言语不多,工作踏实认真,埋头苦干,毫不怨言,交代的任务准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在想家的时候不经意间唱出每个队员的心声。

  队员麻红言:即使将要不在从事防疫工作,但你的心依然和我们在一起,服从安排,工作认真负责。你讲的故事,为我们的枯燥生活增添色彩,我们永远记得“十八、二十”这个故事。

  后勤保障组组长李庆国,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一位平常都不下厨房的人,为了全队的利益,现学炒菜安排队员生活,将后勤保障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

  后勤保障组副组长驾驶员温发黔,他把安全驾驶视为己任,炒菜的手艺并不逊于驾驶技术,变着戏法让队员吃上一吨美味可口的饭菜。

  驾驶员李文华:一流的驾驶技术让人佩服,而你的无私奉献更让难忘,在他人休息的时候,你却在厨房里忙前忙后,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医疗救治组组长副主任医师王吉超:在病人面前施展高超的医疗技术,无论是白天黑夜、余震前还是余震后,只要有灾民求医,毫无半点迟缓给病人以最大的安慰,不时还到各个灾民点巡医救治、送医送药。

  队员吴健康,最年青的小帅哥,虽然在深入灾民安置点大腿被犬咬伤,但仍然坚持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巡回医疗、送医送药,全心全意为灾民服务。

  消杀组组长伍和平,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不仅是一名消毒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者,而且也是一名消毒人员,背着最重喷雾器,穿梭于厕所、粪池、垃圾之间默默奉献。

  消杀组副组长韦光政:丰富的消毒消杀专业知识,消杀面积资料的统计者,及时、全面将数据报回家。

  队员龙强军:工作作风如同人一样实在,重活、累活抢着做,除了承担消毒消杀外,还在全队最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承担每日的数据报告任务,但依然无怨无悔。

  队员张林海,消毒消杀专业工作者,背着喷雾器,穿梭于厕所、粪池、垃圾之间,即使把腰扭伤也仍然坚持在一线。

  2、疫情监测

  按照《黔南州赴川救灾防疫实施方案》,《贵州省黔南州赴川救灾防疫工作登记表》、《贵州省黔南州赴川救灾消毒杀虫工作登记表》、《腹泻个案表》、《发热个案表》等,各组队员按照方案内容积极开展灾后防病工作。

  (1)加强疾病监测、建立病例个案调查制度

  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每日流调组分2组对辖区所有灾民安置点和帐蓬进行1-2次主动搜索,了解村民患病情况。同时,我们在驻地设立一个医疗救治点,开展医疗救治时对有发热、腹泻的病例进行被动搜索。针对发热和腹泻病例追踪管理。

  截止2008年6月29日,累计追踪管理32例腹泻病人和4例发热病人,经过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等综合判断后排除传染病。

  (2)加强疾病报告系统网络建设

  疫情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为组建一支永不带走的防疫队伍,我们积极与村组干部和小区领导的联系,宣传建立小组疾病信息报告员的重要性,在当地政府、村、组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五条疾病报告网络,一是每组以居住区域或施工队为单位,由义务报病员报告→各组组长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二是以每天消杀员进行病例搜索报告→村防疫队长报告→政府卫生防疫负责人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三是专业防疫队伍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四是支援医疗机构主动搜索病例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五是设立医疗就治点,被动发现病人报告→村医生报告→镇卫生院。

  (3)开展灾民主动参与报病网络系统调查

  共调查六个组25户25人(每户调查1人),结果:知道或有组长电话号码的有3人,没有人向组长报告过发热、腹泻病人,有16人回答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邻居发生发热、腹泻时会向组长报告,有9人回答如果是自己或家人发生发热、腹泻时会带他们直接找医生看病。

  3、饮用水

  (1)加强水源点监督检查。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经常对片区灾民饮用的四个水源点进行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镇政府区域用水受到污染,我们及时向片区防疫工作队队长和镇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防止水源污染导致的传染病发生。到目前为止没有由水源引起的传染病发生。

  (2)开展过渡安置房区域灾民饮水流量评估

  为评估入住到宝山村过渡安置房灾民的用水需求,我们对监测合格并准备安排供给灾民用的水源点(龙门山镇宝山村新农村)的水流量进行测量,该水源点共有两股水,两股水每分钟总流量约42千克。根据我们对当地灾民平常每天每人最少用水量调查,排除其他因素影响,这两股水仅够一千余人用。而据负责安置房管理的干部介绍,在龙门山镇宝山村新农村点要安置近二千人,那么,有一半的灾民存在用水困难,鉴于这种情况,当日,我们即给当地政府进行了汇报,并建议再从另一个符合标准的水源点引一股水以解决灾民用水困难。

  4、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

  (1)利用油布在新农村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洗澡棚,方便了灾民和队员洗澡,为做好个人卫生提供条件。

  (2)培训环境消杀员、建立一支永不带走的消杀队伍。加强培训消毒人员,指导他们对所负责辖区范围的厕所、粪池、垃圾池、猪圈、鸡舍等进行消毒,并将每日消杀结果,分别上报村主任和我们工作队。截止2008年6月29日,累计消杀面积达233360平方米。

  (3)指导灾民搭建临时厕所。由于有许多施工队来修建过渡安置房,加上五组原住帐篷迁移,片区人员由原来的百余人迅速增加四百余人,附近的一个厕所根本不能满足灾民和施工队人员的需要,为了防止他们随地大小便。在村长的支持配合下搭建了一个厕所,解决了施工队员和灾民上厕所难的问题。

  (4)拆除一个垃圾池。在彭铜小区小学部的垃圾池距安置点的生活区不足5米,严重威胁到安置点灾民的生活,我们与政府协商后,将该垃圾点拆除。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