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 作文六零零字
亲情 作文六零零字 第一篇
新年伊始,自己家的大宝贝花了不少时间打电话跟亲人们,去拜年,但是我对这些向来都没有太大的热衷,而且家里人和那些亲友的来往本来就不多。
和朋友谈起了家人的话题,那些已经有过婚恋经验的人,基本上都会认同这样一个事实——恋爱的时候只是和对方一个人交往,但是一旦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其实要面对的就是一家人。所以很多时候,即使对方看起来是个对的人,但是他背后的家庭不适合,也会让他成为一个不合适的选择。
有人谈到,如果家长能够学会放手,让孩子自行选择生活的道路,那么其实很多家庭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道理上这的确如此,但现实当中却行不通,因为我国的家长绝大部分都不会选择放手,而且原本已经形成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稳固家庭体系,一旦有子女伴侣这样一个外来角色的介入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在此过程当中矛盾冲突也往往很难回避。
我国的文化社会习俗就决定了亲情是一个家庭中很重要的一环,所以即使家中的晚辈已经建立了小家庭,作为长辈的父母,以及更上面一辈都会进行不少的干涉。这也使得我国的婚恋关系比欧美国家更加复杂,相对来说近似于日韩等亚洲国家的结构。
对于将爱情发展到下一个过程当中,我也有着自己的顾虑,这就是我愿意保持不婚主义的原因吧。
亲情 作文六零零字 第二篇
说到亲情,人们眼前浮现出的是一些温馨的画面:母亲伸手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满脸的喜悦露出甜蜜的紧张;风雨中雨伞呵护着孩子,父亲的身子虽被淋湿依然笑声朗朗;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永远数不清的星星,讲总讲不完的神话传说……耳边萦绕不散的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常回家看看”的悠扬歌声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古诗句、名言、歌曲,总会让人倍感幸福。
说到亲情,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奶奶在皎洁的月色下,教我数总也数不完的星星,讲总也讲不完的故事。
奶奶会拉着我的手一个一个地数,怎么数也数不清、数不完。“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一百颗……”,天空中的星星正冲我调皮地眨眼睛呢!我也冲着星星眨了眨眼睛,星星仿佛听懂了我心中说的话,忽明忽暗,回答了我。
当晴朗的夜空中没有星星时,我就会拉着奶奶的手到门口坐下,让她给我讲神话故事。奶奶也欣然同意,奶奶给我讲的神话故事有:吴刚伐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八仙过海、盘古开天……
当月圆之日,月亮上仿佛有嫦娥婀娜多姿的身影,玉兔捣药的情景,吴刚伐桂的情景……
亲情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亲情是厚重的抚摸,深情的凝望;亲情是一屡阳光,让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亲情是一泓清泉,让情景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清澈澄净!亲情就是那么温暖人心,那么感动人心!
亲情 作文六零零字 第三篇
亲情像冬天的阳光,给了我温暖,像夏日的清风,给了我凉爽,像沙漠里的雨露,滋润了我的心田。
那年,我和我的母亲到深圳旅游,结束后准备乘坐当天晚上的列车回家。我从小就胆小,长这么大,我还从没离开过我的母亲的视野。这几天,我拉着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拉着我,一刻也没有分开。可谁知买的返程车票,我和我的母亲的座位不在一个车厢。我的母亲非常担心,不过她安慰我说:“别怕,我等你找到了座位,再回我的车厢。”晚上上车,乘务员说什么也不让我的母亲进我的车厢,直到所有的乘客都上完了,我和我的'母亲还在车厢外站着。任凭我妈怎么说好话,乘务员没有半点松口的意思。万般无奈,我只好一个人进去。我走到车厢门口,回头看见我的母亲站在那儿向我挥手,鼓励我朝里走。乘务员“哐”的一声关上车门,把我和我的母亲隔开了。我在忐忑中找到了自己的座位,靠在火车冰冷的厢壁上,望着车窗外的残月,觉得此刻的心和月亮一样,缺了一半。
直到火车开了,车厢之间的门才打开。我的母亲急匆匆地向我跑来,焦急地询问我怎么样。我抱住我的母亲,忍不住哭了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十点,火车上的灯全都熄了,但我的母亲没有离开,守护在我身边。我问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你怎么不回车厢睡觉啊?”嘴里虽然这样说,其实心里不想我的母亲离开。我的母亲说:“我不困,你先睡。”我闭上了眼睛,有我的母亲的守护,我放下心来,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当我再次睁开眼睛,天已经大亮了,车厢里射进几道阳光,又明亮,又温暖。我的母亲坐在我身边,见我醒了,站了起来,使劲搓脸,不停地甩胳膊。看看我的母亲的脸,原本白皙的皮肤有些发黄,眼睛也有些浮肿,看样子一整夜都没合眼。一行热泪漫过我的脸颊。我的母亲笑笑说:“没事,离下车还早。等会儿吃了早餐,我就去补觉。你自己就在这儿坐着,别跑丢了。”我顺从地点点头。
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得过亲情?亲情是幸福的母亲,是温暖的姊妹,它胜过一切。
亲情 作文六零零字 第四篇
这是一幅简单的漫画:母亲节这一天,年近花甲的老母亲盼来了这样的“电话粥”:“妈,晚上做点好吃的,我们去给你过‘母亲节’!”母亲节,本意为“儿女为母亲过的节日”,这下倒成了“母亲为儿女准备节日了”,就图这么一顿丰盛的“热闹饭”,有什么意思?这无疑是忽视了过母亲节的意义。
现在,正值八零九零后成家立业之时,陪母亲的时间越来越少,或许会像季羡林一样,连母亲的最后一眼也没见上,就只能在梦中成为那个模模糊糊的幻影。
一九九九年,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孤寡老人的共同心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给妈妈搓搓筷子,洗洗碗……”常回家看看,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想,即使忙也不至于忘了自己那个温馨的家吧?即使回家,也应该是自己为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指使父母做这做那,让他们操尽了心。
古人一向崇尚“孝”这一美德,像《弟子规》中就常常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则,须顺承……”古时候父母去世,儿女必须辞去任何官职,回家受丧三年,不离不弃。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在灯红酒绿的今天,很难再见到,不妨深思:再过几年,它就不存在了吗?我们应当推广孝,推广中华五千年的精粹。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有了孝,或许就多一份关爱。